香味四溢的陕西岐山臊子面 (附图及加工过程)

alt

      臊子面是陕西的风味小吃,品种多达数十种,关中地区各县的臊


子面风格和特点都略有不同。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。臊子面的


特点是面条细长筋道,厚薄均匀,臊子鲜香,面汤油光红润。而岐山


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,它具有薄、筋、光、汪、稀、酸、辣、香、


煎(烫的意思)等特色,吃起来口感柔韧滑爽香。吃的过程,只吃面,


不喝汤,若喝汤,就说明你吃饱了,主人会给你再上一小碗臊子干面,


吃完后才算结束。此汤鲜美酸辣,喝后会通身出汗特别痛快淋漓,有


治感冒的功效。


 据传臊子面始于周原故里岐山,后传遍陕西及西北各地。关于臊子面


的来历,岐山文化馆李辛儒先生还专门写了一本小册子,书名叫《神


来之食歧山臊子面》。据他考证,臊子面源于周代尸祭制度的"竣余"礼


仪,即先敬神灵祖灵,剩下的才轮到君卿,最后才是一般人。这种遗


俗在岐山、扶风、凤翔一直保存到现在。不论谁家办红白喜事,第一


碗臊子面先不上席,而由小字辈端出门外泼两次汤,象征祭祀天神地


神,剩下的汤称"福把子",泼向正堂的祖灵牌位,然后才上席,并按辈


数和身份次序端盘上饭,通常一盘中可放四五碗。过去吃面剩下的汤不


能倒掉,还得回锅。即取竣余的余字之意。现在吃回锅汤的习俗已经改


变。臊子面是岐山和关中一带招待贵客的必备之食,红白喜事,孩子生


日,老人祝寿,过年,通常都以臊子面招待客人。一般来说,食量好的


人一顿可吃几十碗(此碗不大)臊子面。


 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:在很久以前,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一个美貌、聪明


、勤快、伶俐的媳妇。新媳妇到婆家的第二天,为全家做了一餐面条,


一家人食后无不称赞面条滑爽鲜美。后来,她的小叔考中了官职,请同


窗好友到家作客,便请嫂子为大家做最拿手的面条款待客人,大家吃


后都赞不绝口。从此,"嫂子面"就出名了。因为这种"嫂子面"上必须加


臊子为浇头。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作"臊子面"。


快过年了,我在这里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岐山臊子面的制作过程,以便喜欢者过年时在海外也能够吃上岐山臊子面,一饱口福以慰思乡之情。 岐山臊子面的主要工序有四个步骤。



一. 烧(揽)臊子



1.材料:五花肉 八角,茴香,生姜末,三奈,丁香,干辣椒。蒜粒, 盐。



2. 五花肉切成小丁。



alt



3.铁锅中倒油加糖,将糖烧得起褐色泡沫,将肉倒进锅中, 不断翻揽,加水用中火继续翻揽,直到水分烧干,锅底稍稍出油时加入各色佐料和蒜粒,不断翻揽,火不能太大,炒出佐料的香味后,加入酱油(生抽),酱油的多少看肉的颜色呈黄褐色即可,然后再加醋,醋加到肉里的汁水刚好淹没肉即可,烧滚后,将火调至文火,盖上锅盖烧大约一个小时,直到肉皮入口即化,出锅时加盐,盐不宜多,尝出盐味即可。此肉由于醋的作用,脂肪都已分解所以可放置半年都不会坏。吃时加入汤中即可。



alt



二. 烧(揽)底烫菜



1. 材料:红箩卜(也可用土豆,豆角,豇豆等等时令菜), 黄花菜,木耳 ,生姜末



2. 红箩卜切成小片,黄花木耳切碎,



3. 锅里加油烧热,先放入生姜末炒出姜味,再加入红箩卜和黄花木耳,翻炒。加入盐,花椒面,炒熟出锅备用。



alt



三. 飘菜



1. 摊鸡蛋饼,将鸡蛋打开搅匀,摊成很薄的饼,切成菱形。



2. 韭菜(或蒜苗,或葱)切成花。



3. 老豆腐切成丁



alt



四. 烧(加工)汤煮面



1. 锅里加油,文火将油烧热,放入姜末炒出香味,再加入盐和醋后反复搅拌,直到盐醋充分调和沸腾,加入开水。盐:水:醋的比例为10勺盐、一锅水、半瓶醋。水中加入臊子,底汤菜,飘菜。加油辣子。



2. 擀好的手工面,要求擀的又筋又光又薄,切的又细。不会擀手工面者,买上好的细挂面也可以。



3. 煮好的面在凉水里过一下,捞一小撮在碗里, 将汤浇在面上,一碗又煎、又汪、又香、又辣,具有红、白、黄、绿、黑,色、味、香俱全的臊子面就成功了。



alt



臊子面的特点有九个字:煎、稀、汪、薄、筋、光,香、辣、酸。能做到这个程度你就出师了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